林氏的由來

林氏本來出自子姓,太始祖是商朝少師比干。

公元前一零二九年,比干是紂王的叔父,又是商王皇室的重臣,他勸諫紂王,紂王不高興,將比干剖心殺害,葬於殷畿牧野( 現今的衛輝市北七公里處),比干被害之後,紂王要對他滿門抄斬。當時比干夫人陳氏有孕,立即帶著四名婢女, 向牧野逃避, 逃避紂王的殺害,最後逃避到長林 (現今的衛輝市西北) ,在石室中生了一個男嬰,名叫做堅,字長思,至到周武王打敗殷商後,夫人將堅歸周,武王因他住在長林,便賜給他姓林,封堅爵位,任命他做三監,享用博陵的封邑。衛輝也成爲林氏的發祥地,林堅是林姓的始祖,比干為林姓的太始祖。

林氏家/世譜

太始比干,兒子堅,原名泉,逃走到長林,得帝王賜姓林氏,後來生了兒子載,繼承為監牧。載生磋,失去封邑,但仍居於博陵。磋生虎,是成王的卿士,虎生光,是康王的大夫。光生相,在昭王的時候被任命爲國監,監察諸侯國。相生元士玄,玄生鳳。鳳生翊,翊生萇,職務是夏官。平王東遷,萇的後代是材,他掌管軍隊。

林氏堂號源流

(1) 長林世澤

為紀念始祖誕生於長林石室,因此林氏堂號稱為長林。

(2) 西河衍派( 西河堂)

「西河」 不是河,而是 「西河堂」 、 「西河林氏」 西河九龍族譜」 等西河的稱號。林氏太始祖比干公,誕生、成長、從政及殉職在朝歌,始祖林堅誕生、成長在朝歌,周武王給始祖在朝歌賜姓、易名、封爵,周初的衛國曾在位於古黃河和淇河之西的朝歌一帶設立「西河郡」 ( 古冀州地,約在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區) 所以西河郡是林氏族人最早蕃衍生息的地方。春秋時,林堅始祖二十六代( 有說十二代和二十三代,相信二十六代較合邏輯,因周初至春秋已有六七百年時間,而二十六個世代,也相當這個時間) 裔孫林放,和孔子是同時期人,見道不合於時,曾向孔子問禮之本,後被列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,從祀於孔廟,唐天寶十年,( 公元七一五年) 玄宗帝駕臨孔廟,見林放名列孔聖門牆,有問禮之本,念林宗祖、始祖生於淇水之西,族人蕃衍生息於西河郡,隨追封林放為 「西河伯爵」 。此後,林氏族人之堂號、族譜、宗親組織大多加上「西河」 兩字、 「西河堂」 便由此而來。

堂聯

「西山瑞藹三仁著績,河水祥鍾雙桂流芳」

(3) 十德流芳 ( 九龍堂、十德堂)

東周時,林堅第十五世孫林皋 字伯聞,先出仕東周、後為趙相、妻子是胡氏。林皋有九個兒子、仁、年、升、昶( 正室胡氏所出)、文、曜、岳、佐、衛( 庶室第二、第三夫所出) ,他們全都積德行仁,有“九龍父子”、“十德之門”的稱號,故林氏有堂號名爲 「九龍堂或十德堂」。

堂聯

「九龍門內再騰龍,十德堂中深樹德」

(4) 濟南衍派(濟南堂)

林堅十八世孫林墊,在漢高祖七年做燕相,被封爲平棘侯、與興漢三傑蕭何、張良、韓信共謀江山、建立功勛,他的子辟疆由西河遷出,隨孝景帝於齊郡,漢高祖改為濟南郡,迨至西晉禮公徙籍下邳,子孫為紀念濟南是林族的第二故鄉,故有一部份林氏堂號稱 「濟南堂」 。

堂聯

「濟美衣冠承恩寵,南郡品格世澤長」

(5) 九牧流芳 ( 九牧堂、九牧公所)

九牧出個自閩林始祖林祿之後,有莆陽九牧( 唐九牧)、即前九牧;泉州九牧( 宋九牧)、即後九牧,有前後九牧之分,並稱 「雙桂」 。唐天寶十一年,林披遷漳州刺史、康州刺史,授太子詹事,生了九個兒子,全都成為刺史,世稱九牧林家,此謂唐九牧( 即前九牧)。

韜公世稱闕下林家,八世孫伋公仕宋為晉江尉,因家霞州( 即浮橋霞州,今泉州滿堂紅公社) 生三子, 杞、 朴、植。林杞有九個兒子,全都成為進士,時有九子十知州之慶。世稱宋九牧(即後九牧) 。

堂聯

「 唐代兄弟九刺史,宋朝父子十知州」

(6) 忠孝世澤 (忠孝堂)

北宋嘉熙六年,侍御史林悅( 原名英) 向仁宗請假回鄉省親掃墓,並呈上族譜,仁宗因而得知他祖源比干,仁宗有感比干盡忠,林悅盡孝,在族譜上寫了 「忠孝」 二字,林氏的忠孝堂源由出而此。

堂聯

「忠孝有聲天地老,古今無數子孫賢」